这两天,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刚刚收获的8000吨马铃薯原种整齐地堆放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供销专业合作社金马铃薯的仓储仓库里。经过半年左右的低温保存后,这些原种马铃薯即可在明年春天上市销售。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玛纳斯县清水河镇繁育了2000公顷马铃薯原种,按照一公顷土地种植10公顷马铃薯原种计算,这些马铃薯原种可以满足明年春天新疆种植2万公顷土地的需要。”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万虎说。
陈万虎,61岁,被当地人称为“土豆大王”。 2000年,他靠种土豆、种土豆,成为王家庄村第一个10万元户。d 其他作物。 2001年,陈万虎当选王家庄村委会主任。如何带动村民增收?陈万虎把目光投向了马铃薯种植。他带领村民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试验早出苗马铃薯,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2007年,陈万虎牵头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成立了金马铃薯产供销合作社,并注册了“兰州湾”商标。当年,合作社种植马铃薯3500公顷,收获马铃薯1万多吨。
10月12日,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万虎检查马铃薯保鲜储藏情况。邢振江 摄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品的销售必须得到保证。为此,陈万虎带领村干部走遍各地并在南北疆不同地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努力工作得到回报。后来,合作社生产的土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认可。
2009年,陈万虎在考察霍尔果斯口岸时,结识了一位从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哈萨克商人。陈万虎热情邀请这位客商来玛纳斯县考察。经过现场考察,最终完成了一份4000吨土豆的出口订单。此次是玛纳斯地产的土豆第一次走出国门,陈万虎也成为玛纳斯县农产品销往海外的第一人。此后,合作社生产的土豆陆续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近年来,合作社在常规马铃薯品种种植的基础上,陆续引进黑马铃薯、紫薯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马铃薯品种,丰富品种品种。产品种类齐全,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以前,玛纳斯县大规模种植马铃薯,需要从甘肃等地引进原种。 2008年,陈万虎通过对接甘肃省农科院、石河子大学等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实现了校际合作。合作社在地处玛纳斯县南部山区的清水河哈萨克乡建立了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一举解决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既满足了合作社种植的需要,又可以大量提供市场,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秋收期间,马铃薯上市密集,价格往往不理想。为此,2011年,陈万虎带领村干部积极吸引资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建成保鲜农产品100年以上的大型粮库1万吨,实现马铃薯不同季节的均衡销售,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以前收获时,品质好的土豆特别好卖,而个头小、表皮有一点破损的土豆往往被忽视,最终被扔掉,很可惜。”陈万虎说。 2018年,合作社创办了手工粉丝,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提高了马铃薯产品的附加值。今年,合作社筹集了超过600万元,新建一条生产马铃薯晶粉的生产线,最大限度地发挥马铃薯的价值。
“今年种植的马铃薯价格不错,商品马铃薯销售价格在每公斤1.5元左右,净收入在1.5元左右。”“我一公顷地,除去费用,就是1500元。”王家庄村的马铃薯种植户张明发说,通过种马铃薯,王家庄村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拥有了汽车,并在城里买了楼房。
如今,王家庄村已成为玛纳斯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加入金薯产供销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35户,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年稳定在近5000公顷。 2024年,王家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2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200万元以上。
“我们要继续做大马铃薯产业链,把马铃薯做深加工,不断拓展下游产品,比如薯片、薯条等。”陈万虎说。
谁是金秋收获之王
这两天,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刚刚收获的8000吨马铃薯原种整齐地堆放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供销专业合作社金马铃薯的仓储仓库里。经过半年左右的低温保存后,这些原种马铃薯即可在明年春天上市销售。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玛纳斯县清水河镇繁育了2000公顷马铃薯原种,按照一公顷土地种植10公顷马铃薯原种计算,这些马铃薯原种可以满足明年春天新疆种植2万公顷土地的需要。”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万虎说。
陈万虎,61岁,被当地人称为“土豆大王”。 2000年,他靠种土豆、种土豆,成为王家庄村第一个10万元户。d 其他作物。 2001年,陈万虎当选王家庄村委会主任。如何带动村民增收?陈万虎把目光投向了马铃薯种植。他带领村民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试验早出苗马铃薯,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2007年,陈万虎牵头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成立了金马铃薯产供销合作社,并注册了“兰州湾”商标。当年,合作社种植马铃薯3500公顷,收获马铃薯1万多吨。
10月12日,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万虎检查马铃薯保鲜储藏情况。邢振江 摄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品的销售必须得到保证。为此,陈万虎带领村干部走遍各地并在南北疆不同地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努力工作得到回报。后来,合作社生产的土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认可。
2009年,陈万虎在考察霍尔果斯口岸时,结识了一位从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哈萨克商人。陈万虎热情邀请这位客商来玛纳斯县考察。经过现场考察,最终完成了一份4000吨土豆的出口订单。此次是玛纳斯地产的土豆第一次走出国门,陈万虎也成为玛纳斯县农产品销往海外的第一人。此后,合作社生产的土豆陆续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近年来,合作社在常规马铃薯品种种植的基础上,陆续引进黑马铃薯、紫薯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马铃薯品种,丰富品种品种。产品种类齐全,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以前,玛纳斯县大规模种植马铃薯,需要从甘肃等地引进原种。 2008年,陈万虎通过对接甘肃省农科院、石河子大学等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实现了校际合作。合作社在地处玛纳斯县南部山区的清水河哈萨克乡建立了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一举解决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既满足了合作社种植的需要,又可以大量提供市场,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秋收期间,马铃薯上市密集,价格往往不理想。为此,2011年,陈万虎带领村干部积极吸引资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建成保鲜农产品100年以上的大型粮库1万吨,实现马铃薯不同季节的均衡销售,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以前收获时,品质好的土豆特别好卖,而个头小、表皮有一点破损的土豆往往被忽视,最终被扔掉,很可惜。”陈万虎说。 2018年,合作社创办了手工粉丝,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提高了马铃薯产品的附加值。今年,合作社筹集了超过600万元,新建一条生产马铃薯晶粉的生产线,最大限度地发挥马铃薯的价值。
“今年种植的马铃薯价格不错,商品马铃薯销售价格在每公斤1.5元左右,净收入在1.5元左右。”“我一公顷地,除去费用,就是1500元。”王家庄村的马铃薯种植户张明发说,通过种马铃薯,王家庄村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拥有了汽车,并在城里买了楼房。
如今,王家庄村已成为玛纳斯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加入金薯产供销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35户,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年稳定在近5000公顷。 2024年,王家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2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200万元以上。
“我们要继续做大马铃薯产业链,把马铃薯做深加工,不断拓展下游产品,比如薯片、薯条等。”陈万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