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孙秀亭 毕学谦 黎晓军 刘瑞哲)10月18日至19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枣阳市召开。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东汉文化金融成果会同期举行。
会议地点。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这是枣阳市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次举办高水平汉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国内秦汉史研究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
枣阳是东汉文化的发祥地、源头和浓缩地,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出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汉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关于。近年来,枣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汉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把它作为增强城市软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建设“全国知名的汉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目标。继续开展汉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国内专家学者来枣阳学术交流活动。为开辟东汉文化新视角,提升枣阳“永恒皇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枣阳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基础。
学术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秦学会主席卜先群和汉史研究会,为市“四大”领导和市及党政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专题讲座。也是枣阳市委中央组集中学习和高层干部“在职兼职学习”专题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枣阳召开新书《东汉通史》发布座谈会。与此同时,华中师范大学在枣阳正式成立中华文化研究工作站并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学校与当地在中华文化研究、传承和运用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枣阳召开
荆楚网(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孙秀亭 毕学谦 黎晓军 刘瑞哲)10月18日至19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枣阳市召开。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东汉文化金融成果会同期举行。
会议地点。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这是枣阳市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次举办高水平汉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国内秦汉史研究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
枣阳是东汉文化的发祥地、源头和浓缩地,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出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汉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关于。近年来,枣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汉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把它作为增强城市软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建设“全国知名的汉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目标。继续开展汉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国内专家学者来枣阳学术交流活动。为开辟东汉文化新视角,提升枣阳“永恒皇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枣阳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基础。
学术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秦学会主席卜先群和汉史研究会,为市“四大”领导和市及党政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专题讲座。也是枣阳市委中央组集中学习和高层干部“在职兼职学习”专题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枣阳召开新书《东汉通史》发布座谈会。与此同时,华中师范大学在枣阳正式成立中华文化研究工作站并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学校与当地在中华文化研究、传承和运用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